茍非吾之所有 雖一毫而莫取語出蘇軾《赤壁賦》。蘇軾是國民氣質代言人,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“蘇軾”,說不盡道不完。清廉之人,目中無錢。我們今天說說不愛錢的蘇軾。初入仕途,蘇軾就實踐其惠民之政,堅
清泉絕無一塵染 長松自是拔俗姿語出宋代蘇舜欽《無錫惠山寺》。先說一起宋代的吃喝事件。宋代的公文機要處叫進奏院,這里有很多廢紙張廢奏封,官員們習慣了經常賣廢買酒小聚餐?催^電視劇《清平樂》的都知道,
知足而不貪語出宋代林逋《省心錄》。我們知道,古代讀書人學而優則仕,孜孜以求千鐘粟、黃金屋、顏如玉,是比較普遍的,甚至仕而貪、仕而只為貪者,也不乏其人。北宋隱逸詩人林逋說,“知足而不貪,知節而不淫”
眾人皆以奢靡為榮 吾心獨以儉素為美語出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。個體不自律,即成為欲望的奴隸;群體不清廉,必走向奢靡的深淵。“吃在大宋”便是例證,北宋宮廷僅每年從地方采購的羊肉高達四五十萬斤,后來還要向
傷風害理 莫甚于私語出陸贄《全唐文》。今天再講一位更為自律的賢相。陸贄,中唐著名政治家、政論家,其學養才能、品德風范,深得當時及后世稱贊。權德輿比之為西漢名臣賈誼,蘇軾認為有王佐帝師之才。陸贄主張
慎則禍之不及 貪則災之所起語出姚崇《辭金誡》。姚崇,盛唐著名政治家,曾任武后、睿宗、玄宗三朝宰相,與房玄齡、杜如晦、宋璟并稱“唐朝四大賢相”,為“開元盛世”的出現奠定了政治基礎和經濟基礎。然而,即